4月21日,大连实德发布声明,称“有媒体采用窃取公司机密材料等手段,揭露所谓真相,已经出现引起严重事端的苗头,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和谐”。这是实德集团在15日发声明否认破产之后,二度发出“严正声明”。但此次声明未对资金链断裂等媒体报道的核心问题作出回应。(新闻来源:4月23日:新京报 )
依法采访是国家赋予新闻记者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对政府机构和社会公共组织而言,接受批评和质疑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品德。记者采访,其目的无非是要了解真相,还原事实。让人弄不懂的是,为何“实德”面对公众的批评和质疑,起先想到“辟谣”,如今又以如此居高临下的口气轻率地给记者扣上“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和谐”的大帽子?
面对公众对真相的步步紧逼,实德理应“识相”一点,开诚布公回应。如果足够坦荡,那就对是否举“高利贷”、资金链断裂等具体问题作出声明,这是人们最渴望了解的内容。即便自己一时还难以弄清楚,也不该急吼吼解释,说明现状总比推卸责任好。记者获取新闻,当然要讲究职业道德,果真阴暗到不惜“窃听”,那也该由法律大棒伺候,实德赶在法律之前以“莫须有”的罪名“周知天下”,不仅有忤逆法律之嫌,也是罔顾民意,难免自讨没趣,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网友,对记者即便“下作”也表示理解或支持的原因。因为记者不仅扮演着民众的代言人角色,更在于,此前诸多类似事件,很多真相都是在媒体步步紧追下,才逐步显露真容,一步步被揭开的。何况,呈现客观事实本来就是记者的责任。尤其负面报道,往往与民众利益切切相关,也“威胁”着少数人的利益。这正是“威胁社会和谐”论调的潜在逻辑,说白了就是怕大多数人威胁到他们的和谐,希望民众对他们有“选择性地失声”。区区一企业,自我“代表社会”,如此狂妄“失德”,难怪引来网民一片骂声。
虽然接受监督和质疑还远未成为一种共同的社会习惯,但笔者依然希望,实德们能够将习惯性思维改一改,极回应民众质疑,小心呵护民众的质疑善意,而不再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用概念口号唬人。但笔者更希望,敢于直面自己良心的记者能再多一点,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质疑权能再大一点,这样,社会进步的步伐就会迈得更快一点。
评论区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