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立即注册
广告

我国现行春节仅“99岁”

2012-01-24 08:44:31 来源:仪征之声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仪征之声资料图片

仪征之声资料图片


  1月23日是我国公众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表示,虽然已有4000多年历史,但是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4年开始的,加上今年春节,现行春节其实只有“99岁”。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春节的称呼还是时间,都经历了很多变化。王思潮介绍,现在看来,过年与春节是一个意思,但我国古代却并非如此。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里将过年称为“元旦”。关于春节的称呼及这一称呼的意思也与现在有着很大的不同,当时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到南北朝时,“春节”泛指整个春季。
  现行春节是如何来的呢?王思潮介绍,据资料记载,1913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当时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同时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这使得“春节”的地位更加稳固。
[作者:网文]
验证码:
广告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
广告
广告

总新闻排行

广告
广告
广告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主编信箱 给仪征之声提意见
关于仪征之声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法律申明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仪征之声网络 版权所有
©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