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逼宫,孙文笑道,完全可以!这一年,他年仅29岁。
起义前夕,清政府完全处于懵懵懂懂状态。个中原因,是革命党利用香港媒体进行舆论战,表面上宣扬“政治改良”,暗中却备战备兵,麻痹了清政府。使其误以为香港兴中会虽然鼓吹西方改良,但本质上还是拥护大清皇帝,与康有为无大异。事实上,孙文辞让“总办”后,便立刻秘密奔赴广州城,主持第一线军事。
1895年10月26日,起义约定日。香港,杨衢云秘密安排7箱军火装上“保安”轮船待运,400名起义战士秘密登船,准备赴广州参战。安排刚妥,突然接到孙文密电:“缓师”。杨大惊,此刻革命党400人大规模集结,已被港英当局侦破,事已败露,全无退路,杨决意死战,复电孙文:“接电太迟,货已下船,请接。”
起义的变故,源于西江和汕头两路革命军开赴广州,途中被清军阻止,寸步难行。此时广州城内的革命党势单力薄,胜利无望,孙文急令延缓起义,毁文件,藏军械,可一切都来不及了。10月28日,400香港战士乘“保安”轮船登陆,中清军埋伏,革命军虽然有7大箱枪支弹药,但均在舱底被其他货物压住,无法使用,遂被全歼,广州起义宣告失败。
评论区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